由南方周末主办的第十七届企业社会责任年会暨成果发布会(下称“责任年会”)近日在广州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构建可持续领导力”的年度主题好多牛,对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焦点议题与前沿趋势展开深度研讨,集中展示与发布企业履责研究、实践等成果,擘画可持续发展的新范式。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南方周末报社党委书记、总裁王巍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中国倡导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道德责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系统的要求。本届企业责任年会将年度关注定为“构建可持续领导力”,正是希望联合多方力量拆解企业的责任议题,探讨新的解法。
在年度观察环节中,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气候变化专家吕学都以《全球经济绿色转型与中国企业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进行分享好多牛,系统梳理了全球绿色经济的变革趋势,并探讨了中国企业在其中的发展机遇。他为企业出海提供了“新谋略”,即以绿色低碳为底色,以知识、技术和标准为核心,有组织、有体系性系统性出海,把涉“碳”工作做到完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员、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中心主任李丽则分享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对全球贸易规则发展变革的观察。她认为,贸易是实现SDG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力量,而可持续发展规则对贸易和投资带来新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价值链上下游企业共担成本、共享收益,实现共赢发展。
在大会上,南方周末研究院副秘书长兼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孙孝文发布了《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十大观察(2025)》,通过对大量企业的长期跟踪研究,从多个维度对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维度的现状,进行系统呈现。他在报告中指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稳步提升,产品与消费者、责任治理、公平运营等指标表现较好,但经济维度和环境维度平均得分较低。同时,中国企业正处于社会责任发展的十字路口,可持续发展领域出现“全球逆潮”,部分领域出现“内卷式”竞争。
在随后的年度调研环节中,南方周末研究院研究员侯明辉则解读了南方周末2025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调研”的研究成果,并披露了互联网科技、汽车、金融、新能源等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他表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让各行业面临新的履责议题和挑战。
在责任年会上,南方周末正式揭晓了“2025年度责任先锋”,他们都在各自领域里,推动和引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成果,其中包括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驻华代表刘萌等。
在当天下午的年度实践环节,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管理专委会副主任、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讲席教授谢丹阳以《可持续商业推动可持续发展》为主题进行分享;空气侠创办人赵亮发布《汾渭平原地区低碳乡村案例集》;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执行会长、科创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张亚龙进行《深圳近零碳地图》成果发布;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倩则发布了《企业碳中和信息披露质量报告(2020-2024)》。
南方周末还正式公布2025“年度责任标杆”名单,从不同维度盘点中国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的成果,为业界提供富有实效性、创新性的参考示范。
南方+记者 郜小平好多牛
公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